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播散型环状肉芽肿(GGA)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对4例GGA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改变、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近年GGA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回顾.结果 4例患者,男女各2例,年龄42~ 72岁,以全身丘疹为主诉就诊.病程3个月至1年不等.3例曾误诊.4例GGA表现为躯干、四肢及颈部泛发肤色或红色丘疹、斑丘疹,部分损害中央可见脐凹,边缘呈环状.3例组织病理检查均示真皮浅中层胶原黏液变性,周围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呈栅状排列.1例示真皮浅中层胶原排列紊乱,胶原轻度变性,胶原束间可见散在分布的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及少量多核巨细胞.4例患者均接受了糖皮质激素制剂局部治疗,系统治疗分别为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羟氯喹、异维A酸及补骨脂素紫外线疗法治疗.患者治疗后根据用药及患者治疗反应情况,不定期随诊.根据皮损数量和瘙痒程度变化判断疗效.随访6~35个月,平均随访(26±14)个月.2例患者治愈,随访2年无复发,1例有效,1例无效.结论 GGA相对少见,容易误诊,临床需要注意寻找脐凹样或环状损害改变的特征性表现.组织病理特征为栅状肉芽肿或弥漫性淋巴组织细胞浸润伴胶原变性.糖皮质激素、羟氯喹治疗及光化学疗法治疗有一定疗效.
推荐文章
变应性肉芽肿血管炎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附12例报告
变应性肉芽肿血管炎
嗜酸性粒细胞
哮喘
肾损害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肺韦格纳肉芽肿两例并文献复习
韦格纳肉芽肿病
诊断
治疗
颅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分析
颅骨
嗜酸性肉芽肿
影像诊断
手术治疗
韦格纳肉芽肿病的临床病理表现
韦格纳肉芽肿病/病理学
韦格纳肉芽肿病/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播散型环状肉芽肿四例临床病理特点与治疗研究及文献回顾
来源期刊 中国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肉芽肿 环状 播散型
年,卷(期) 2014,(7)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75-1079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56.2
字数 647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3-4777.2014.07.04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褚小玲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皮肤性病科 17 20 3.0 3.0
2 狄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皮肤性病科 18 24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肉芽肿
环状
播散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药
月刊
1673-4777
11-5451/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安贞路2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楼二层
80-528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4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72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