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宫颈锥切术后病灶残留的相关因素,为宫颈锥切术后的进一步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90例宫颈锥切术后(LEEP术和CKC术)再行全子宫切除的CINⅢ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患者年龄、HPV感染情况、切缘状态、切缘阳性病变级别以及宫颈锥切方式与病灶残留之间的关系.结果 全部病例治疗后随访42~66月,未发现复发;55例(55/90,61.11%)患者的全宫标本中存在病灶残留;年龄>40岁组(33/47例,70.2%)与≤40岁组(22/43,51.2%)、HPGH感染组(32/52,61.5%)与HPV-H阴性组(1/2,50.0%)、LEEP术组(49/78,62.8%)与CKC术组(6/12,50.0%)的病灶残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缘阳性患者病灶残留率(38/53,71.7%)明显高于切缘阴性患者(17/37,46.0%,P<0.01);切缘病变级别为CINⅡ-Ⅲ患者(27/33,81.8%)病灶残留率明显高于CIN Ⅰ患者(11/20,55.0%,P<0.05).结论 切缘阳性是CINⅢ病灶残留的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可以通过控制切缘阳性从而降低病灶残留,对于切缘阳性患者尤其是切缘高级别病变患者应考虑进一步的治疗及严密的随访.
推荐文章
宫颈微小浸润癌宫颈锥切术后子宫病灶残留影响因素分析
MIC
宫颈锥切术
宫颈切缘
人类乳头瘤病毒
病灶残留
宫颈锥切术治疗IaⅠ期宫颈癌患者术后病灶残余状况及其危险因素
宫颈锥切术
宫颈癌
病灶残余
危险因素分析
CINⅢ行全子宫切除治疗的临床价值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活检
宫颈锥切术
全子宫切除术
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锥切术后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或早期宫颈癌107例
宫颈癌筛查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锥形切除术
全子宫切除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宫颈锥切术后全子宫切除的CINⅢ患者病灶残留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肿瘤防治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CINⅢ) 子宫颈锥形切除术 全子宫切除术 病灶残留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4-617
页数 分类号 R737.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71/j.issn.1000-8578.2014.06.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曾蓉 湖北省肿瘤医院妇瘤科 5 25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88)
二级引证文献  (44)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9(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1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CINⅢ)
子宫颈锥形切除术
全子宫切除术
病灶残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肿瘤防治研究
月刊
1000-8578
42-1241/R
大16开
武汉市武昌卓刀泉南路116号
38-70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9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01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