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教育与教学研究       
摘要:
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为考察高校非教学人员协同育人功能提供了视角,给予非教学人员以工作启迪:要尊重学生、服务教学、注重交往、担当责任.高校行政化冲击教学主体地位、非教学人员育人意识淡薄和大学生社会交往实践活动匮乏等不利因素制约高校非教学人员育人作用的发挥.高校要开展“两个加强”、“双向参与”、“四种交往”、“双评双促”活动,构建高校非教学人员交往育人、协同育人机制.
推荐文章
全员育人视域下医学生医德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全员育人
医学生
医德教育
协同育人
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建设
产学研
协同育人
机制建设
应用型高校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下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应用型高校
校企协同育人
实践教学改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交往育人:高校非教学人员协同育人机制探微
来源期刊 教育与教学研究 学科
关键词 马克思 社会交往 高校非教学人员 交往育人
年,卷(期) 2014,(10) 所属期刊栏目 高等教育与教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0-82,103
页数 4页 分类号 G64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泽忠 9 29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马克思
社会交往
高校非教学人员
交往育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教育与教学研究
月刊
1674-6120
51-1720/G4
大16开
1987-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0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67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