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子宫腺肌症(adenomyosis)是指子宫内膜(包括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生长而产生的病变,同时伴随周围肌层细胞的代偿性肥大和增生.其发病机制不仅涉及正常的子宫内膜与子宫肌层之间的边界被破坏,导致子宫内膜腺体侵入肌层,异位的子宫内膜腺体引起肌层的肥大和增生,同时也伴随着子宫内膜、子宫肌层本身的变化,并且激素的异常及新生血管的发生也参与其中.随着技术的发展,超声、磁共振检查被大量用于本病的诊断,影像学上的特征性表现也揭示了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同时结合临床表现提出了相应的诊断标准,本文回顾了近期有关子宫腺肌症的一些临床及实验研究,试对其病理生理及诊断学进展做一综述.
推荐文章
子宫腺肌症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子宫腺肌症
无创性
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
子宫腺肌症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子宫腺肌症
磁共振成像
诊断
诊断,鉴别
弥漫性轴索损伤病理改变及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进展
弥漫性轴索损伤
病理生理
机械应力学说
沃勒变性学说
线粒体损害学说
Ca2+内流学说
综述
子宫腺肌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子宫腺肌病
发病机制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子宫切除术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子宫腺肌症的病理生理机制和诊断学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医学研究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症 病理生理 诊断学 磁共振 阴道超声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医学前沿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11
字数 513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再孟 1 1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44)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子宫腺肌症
病理生理
诊断学
磁共振
阴道超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研究杂志
月刊
1673-548X
11-5453/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雅宝路3号
2-590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6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4356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