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非饱和土本构关系模型通常是建立在修正剑桥模型的基础上,并采用了广义的von Mises准则,以描述非饱和土在一般应力状态下的本构行为.该准则假设在π平面上屈服面是个圆形,高估了土体除三轴压缩以外的强度,在平面应变中也会错误估计中主应力比.空间滑动面破坏准则(SMP)考虑了第三应力不变量的影响,屈服面在π平面上为曲边三角形,可以较好地描述一般应力状态下土体的剪切屈服和破坏特性.采用变换应力方法,将SMP准则应用到最近建立的非饱和土耦合本构模型中使其合理的三维化,能够有效地将模型从轴对称应力状态扩展至一般应力状态.根据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在不增加任何参数的情况下,能够较好地模拟非饱和土在三轴伸长等一般应力状态下的行为特性.
推荐文章
超固结非饱和土本构关系的三维化方法
非饱和土
吸力
超固结
软化
湿化
三维化
非饱和土的本构模型研究
非饱和土
土本构模型
饱和度
LC屈服
硬化规律
考虑基质吸力变化时非饱和土的一维本构模型
非饱和土
基质吸力
本构模型
饱和度
考虑温度影响的非饱和土本构模型
非饱和土
吸力
温度
超固结
软化
湿化
三维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饱和土耦合本构模型的三维化
来源期刊 岩土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非饱和土 耦合本构模型 空间滑动面破坏准则 变换应力 三维化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5-300
页数 分类号 TU4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779/CJGE201402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魏厚振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45 627 13.0 23.0
3 韦昌富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69 911 16.0 27.0
6 颜荣涛 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34 202 8.0 13.0
10 马田田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10 83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71)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饱和土
耦合本构模型
空间滑动面破坏准则
变换应力
三维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土工程学报
月刊
1000-4548
32-1124/TU
大16开
南京市虎踞关34号
28-62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70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599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