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短时受精后不同脱颗粒时间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的影响。方法:将行常规 IVF治疗患者的同周期卵子分为两组(除去完全受精失败以及受精率低下的治疗周期),即短时受精即刻脱颗粒细胞组(A 组:精卵孵育4h 后即刻脱颗粒细胞)和短时受精并次日晨脱颗粒细胞组(B 组:精卵孵育4h 并受精后17~18h 脱颗粒细胞),比较两组的受精率(2 PN 率)、多精受精率(多 PN 率)、卵裂率、优胚率、胚胎利用率、临床妊娠率。结果:两组的受精率(2 PN 率)、多精受精率(多 PN 率)、卵裂率、优胚率、胚胎利用率、临床妊娠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精卵孵育4h 后去除颗粒细胞对受精、胚胎发育没有显著影响。
推荐文章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病人的健康教育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辅助生育技术
健康教育
不同的胚胎移植管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结局的影响
受精,体外
胚胎移植
导管插入术
妊娠率
活产
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妊娠因素的分析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妊娠
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
短时受精去除颗粒细胞对 IVF-ET治疗周期的影响
第二极体观察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多精受精
补救性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脱颗粒细胞时间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性科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脱颗粒细胞 体外受精 胚胎发育
年,卷(期) 2014,(1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 生殖健康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8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11.6
字数 259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1993.2014.11.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铭 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八一医院生殖中心 15 29 3.0 5.0
2 刘英 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八一医院生殖中心 100 193 8.0 12.0
3 林慧 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八一医院生殖中心 28 156 6.0 12.0
4 段金良 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八一医院生殖中心 17 45 4.0 5.0
5 秦文松 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八一医院生殖中心 3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脱颗粒细胞
体外受精
胚胎发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性科学
月刊
1672-1993
11-4982/R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8号北京大学医学部
80-197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238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334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