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探明大豆品种间氮素积累及运转规律,以东农42、黑农35、垦丰9号、东农46和秣食豆为材料,研究不同基因型大豆氮素积累分配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叶片和茎秆氮素含量呈降—升—降的变化趋势;荚皮氮素含量呈下降趋势;籽粒氮素含量呈上升趋势.各营养器官氮素含量表现为荚皮>叶片>茎秆.不同基因型大豆叶片和茎秆氮素积累量变化动态基本一致,呈单峰曲线.荚皮中氮素积累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籽粒氮素积累量呈持续增长趋势.成熟时全株氮素含量表现为秣食豆>黑农35>东农42>东农46>垦丰9号.高蛋白品种的营养体氮素积累峰值、氮素运转量及运转效率显著高于蛋白质含量低的品种,但氮收获指数相差很小.不同器官的氮素运转量和运转效率对籽粒的贡献率均表现为叶片>茎秆>荚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基因型大豆植株氮素积累变化动态研究
来源期刊 黑龙江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大豆 氮素积累 氮素运转 运转效率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耕作栽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4
页数 5页 分类号 S565.1
字数 292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国华 57 630 14.0 23.0
3 刘丽君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70 1101 19.0 30.0
6 刘业丽 7 32 4.0 5.0
7 何琳 10 36 4.0 5.0
8 栾怀海 19 69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46)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2)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豆
氮素积累
氮素运转
运转效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黑龙江农业科学
月刊
1002-2767
23-1204/S
大16开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368号
14-61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33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312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