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以“补肾调冲法”立法的通脉大生片对大鼠卵巢TGF-β/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作用,探索中医补肾调冲法促卵泡发育的机制,从而为补肾调冲法治疗肾虚排卵障碍型不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9日龄SD大鼠,通过给予颈背部皮下注射丙酸睾酮,建立肾虚排卵障碍型不孕大鼠(ASR)模型,根据大鼠阴道脱落细胞涂片的表现,筛选出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6个组,分别为模型组、通脉大生片高剂量组(简称通高组)、通脉大生片中剂量组(简称通中组)、通脉大生片低剂量组(简称通低组)、来曲唑组(LE)、右归丸组,另设正常组,于大鼠第80日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进行干预,连续干预5周后股动脉取血并处死动物,迅速剥离大鼠卵巢,每组选取三只大鼠的卵巢组织,立即置于Eppendorf管中,储存于液氮中以备检测.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卵巢P-Smad3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正常组、通高组、来曲唑组、右归丸组大鼠卵巢P-Smad3的表达水平较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通低组、通中组的P-Smad3水平亦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脉大生片各剂量组中,通高组升高P-Smad3水平的效果明显高于通中组、通低组.结论 通脉大生片可以提高肾虚排卵障碍性不孕大鼠P-smad3的表达水平,进而改善卵巢局部的微环境,以促进卵泡的生长、发育和促进成熟卵泡破裂及卵子的排出,从而达到治疗肾虚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作用.
推荐文章
通脉大生片对肾虚排卵障碍型不孕大鼠IGF-1及其受体影响的研究
不孕症/中医药疗法
@通脉大生片
免疫组织化学
血清学
大鼠
通脉大生片对肾虚排卵障碍不孕模型大鼠卵巢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
通脉大生片
卵巢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
排卵障碍
不孕症
雄激素致不孕大鼠模型
护卵汤对慢性应激超排卵小鼠卵巢TGF-β1,P-Smad3及FSHR mRNA表达的影响
护卵汤
慢性应激
超排卵
卵巢转化生长因子-β1
P-Smad3
卵泡刺激素受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通脉大生片对肾虚排卵障碍型不孕大鼠卵巢P-Smad3表达水平影响研究
来源期刊 时珍国医国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通脉大生片 补肾调冲法 肾虚 排卵障碍 P-Smad3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中医现代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90-99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85.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0805.2014.04.10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傅春华 28 103 7.0 9.0
2 黄金珠 37 147 8.0 10.0
3 黄昕 8 19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12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通脉大生片
补肾调冲法
肾虚
排卵障碍
P-Smad3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时珍国医国药
月刊
1008-0805
42-1436/R
大16开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大道874号
38-168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395
总下载数(次)
43
总被引数(次)
2038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