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问题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了五千年的历史底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其中的重要代表和璀璨明珠,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中之重,更是对各族人民民间音乐的传承。从陌生到熟悉,从被忽视到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名词,近年来已成为学术界的重要关注对象,它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它的保护工作也是重中之重。
推荐文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
客家山歌
传承
发展
古法榨油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特点及生产性保护
古法榨油
非物质文化遗产
技艺特点
生产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旅游
发展
略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非物质文化
遗产
保护
开发利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与利用——“纳西古乐”与“长阳山歌”运营模式比较研究
来源期刊 音乐教育与创作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音乐类 生产性 保护与利用 纳西古乐 运营 山歌 长阳
年,卷(期) 2014,(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39
页数 5页 分类号 G11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音乐类
生产性
保护与利用
纳西古乐
运营
山歌
长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音乐教育与创作
月刊
1673-5986
43-1432/I
长沙市八一路227号
42-8
出版文献量(篇)
8626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