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各种哺乳动物的自然性别比例大体为1∶1,两性个体对后代个体的遗传贡献相等,对于生殖和进化同等重要;但在用作经济动物(兔)时,雌雄兔的性别比例与其经济价值有着直接的联系.在长毛兔产毛生产过程中,母兔的综合经济效益比公兔高25%左右[1];在獭兔皮生产中,母兔皮要比公兔皮高一个档次;在肉用兔中,母兔的生长速度要比公兔快10%~15%[2].因此,通过人为方法控制后代家兔的性别比例不仅在科研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生产中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推荐文章
不同性别、部位和饲养时间对獭兔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獭兔
部位
性别
饲养时间
脂肪酸组成
中草药添加剂对哺乳獭兔繁殖成活率的影响
獭兔
中草药添加剂
受胎率
獭兔选种和引种的关键控制
獭兔
选种引种
关键控制
奶牛宫颈粘液pH值与后代性别相关性分析
奶牛
宫颈粘液
PH值
性别控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獭兔不同配种方案对后代性别控制的影响
来源期刊 黑龙江畜牧兽医(上半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年,卷(期) 2014,(12) 所属期刊栏目 特种养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9-200
页数 2页 分类号 S829.1|S81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黑龙江畜牧兽医(上半月)
月刊
1004-7034
23-1205/S
哈尔滨市香坊区哈平路243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147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4366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