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评价弹性棒动态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初期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弹性棒动态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20例,随访分析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测量和比较手术前后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椎间隙高度、运动范围和髓核MRI T1值.结果 所有患者获12个月以上随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优良率为80%,术后1年腰痛、下肢放射痛VAS评分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减少(P<0.01),手术上、下位节段椎间隙高度、运动范围、髓核MRI T1值与术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05),手术节段运动范围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髓核MRI T1值和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结论 弹性棒动态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可达到满意临床效果,近期不会导致邻近节段退变,可能有利于手术节段髓核修复.
推荐文章
Dynesys治疗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中远期临床对照研究
动态中和固定系统
椎间融合
腰椎退行性疾病
老年患者
A 型核纤层蛋白在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A型核纤层蛋白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管狭窄
表达
腰椎退行性疾病手术患者椎间盘退变及责任间隙分布情况研究
腰椎
椎间盘退行性变
磁共振成像
责任间隙
腰椎非融合动态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腰椎退行性疾病
Dynesys系统
椎弓根螺钉PEEK棒
非融合动态固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弹性棒动态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初期效果
来源期刊 广东医学 学科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动态固定 弹性棒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84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48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志维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骨伤科 41 226 9.0 13.0
2 王刚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骨伤科 77 723 13.0 25.0
3 曹正霖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骨伤科 24 180 8.0 12.0
4 周守国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放射科 6 94 4.0 6.0
5 黄耀渠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放射科 4 19 3.0 4.0
6 付忠泉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骨伤科 9 61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53)
二级引证文献  (16)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腰椎退行性疾病
动态固定
弹性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医学
半月刊
1001-9448
44-1192/R
大16开
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进步里2号之6
46-66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055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440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