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第3代皆伐刺槐林为研究对象,采取1/2环状沟、树桩扒皮、劈桩、挖除伐桩和对照5种人工促进更新措施,对萌芽苗和根蘖苗的萌发数量、生长量、生物产量和生产成本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5种处理均能产生大量的萌生新株,平均每伐桩可萌生6.7~8.5株,更新效果较好;其中挖除伐桩对根蘖苗促进作用明显,单株萌生量平均达7.8株,较其他措施高出160%~270%;但其他4种措施的根蘖苗平均萌生2.1~3.0株,也可满足林分更新的需要。1/2环状沟、扒皮、劈桩和对照处理每株萌芽苗3.8~6.0株,长势良好,生物产量高,可作为刺槐短期利用的对象。综合更新效果和成本,挖除伐桩是刺槐残次林更新较好的选择,1/2环状沟、扒皮和劈桩效果不明显不宜应用,对照处理及时疏伐可起到较好的林分更新效果。
推荐文章
人工刺槐林更新方式初探
人工
刺槐林
更新方式
人工刺槐林更新方式初探
人工
刺槐林
更新方式
Gash模型在黄土区人工刺槐林冠降雨截留研究中的应用
Gash模型
刺槐林
林冠截留
自由穿透降雨系数
树干持水能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刺槐林人工促进更新试验
来源期刊 中国农学通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刺槐 人工促进更新 萌芽更新 根蘖更新
年,卷(期) 2014,(28) 所属期刊栏目 林学-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60
页数 4页 分类号 S718.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春荣 45 362 8.0 17.0
5 王超 68 515 14.0 18.0
9 尤海舟 11 63 6.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刺槐
人工促进更新
萌芽更新
根蘖更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学通报
旬刊
1000-6850
11-1984/S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22号楼中国农学会期刊处
2-772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902
总下载数(次)
53
总被引数(次)
26920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