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SBAR沟通模式,建立“急诊重症监护室交班表”,规范护理交接班的顺序和内容。结果应用SBAR沟通模式前发生输液脱出/渗漏19例(2.68%),压疮8例(1.13%),管路脱出12例(1.69%);应用后分别为3例(0.39%),1例(0.13%),3例(0.39%),应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3.14,4.52,6.20;P<0.05)。应用SBAR沟通模式后,护士对患者诊断和病情、异常化验结果、治疗、存在风险及护理重点的掌握情况优于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SBAR沟通模式前患者满意度为90.41%,应用后满意度为95.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4,P<0.01)。结论运用SBAR沟通模式规范交接班顺序及内容,能使护士全面掌握患者的整体病情,使接班护士快速明确后续治疗及护理重点,从而保障了患者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推荐文章
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交接班中SBAR沟通模式的应用
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交接班
SBAR沟通模式
满意度
SBAR沟通模式在ICU床头交接班护理中的应用
床头交接班
SBAR沟通模式
重症监护室
不良事件
护理管理
SBAR沟通模式在危重症病人交接班管理中的应用
沟通模式
现状
背景
评估
建议
危重症病人
交接班管理
护理质量
SBAR沟通模式在神经外科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
SBAR沟通模式
神经外科
交接班
满意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SBAR 沟通模式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学科
关键词 急诊重症监护室 SBAR沟通模式 满意度 护理交接班
年,卷(期) 2014,(2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荟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41-3243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60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274)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221)
二级引证文献  (25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7(41)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8(68)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56)
2019(88)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79)
2020(7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急诊重症监护室
SBAR沟通模式
满意度
护理交接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旬刊
1674-2907
11-5682/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外大街香炉营东巷2号院1-7-301
82-352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984
总下载数(次)
125
总被引数(次)
17708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