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对子宫及附件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双盲法对71例(138个病灶)经手术和病理检查的子宫及附件肿块患者的核磁共振成像( MRI)和B超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MRI和B超对肿块定位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比较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13个直径0.5~1.5 cm的子宫肌瘤MRI检出12个而B超漏检10个;定性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MRI为77.54%、95.92%和85.17%,B超为55.27%、92.86%和70.7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恶性肿瘤分期的准确性MRI达90%。结论对子宫及附件肿块的定位诊断MRI和B超均有较高价值,但对直径﹤1.5 cm的子宫肌瘤MRI检出率明显高于B超。定性诊断和恶性盆腔肿瘤的分期MRI远优于B超,但MRI尚存在价格高、扫描时间长、实时性较差及对某些肿瘤的组织定性仍有一定限度等缺点。
推荐文章
MRI对子宫肌瘤病理类型的诊断价值
磁共振成像
子宫肿瘤
平滑肌瘤
诊断
术前MRI对子宫内膜癌宫颈间质浸润的诊断价值
子宫内膜癌
磁共振成像
肿瘤分期
宫颈间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探讨MRI与B超对子宫及附件肿块的诊断价值
来源期刊 中国实用医刊 学科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子宫附件疾病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诊断
年,卷(期) 2014,(18) 所属期刊栏目 论 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68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301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4-4756.2014.18.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红霞 5 8 2.0 2.0
2 郭洪平 5 36 3.0 5.0
3 王淑香 6 62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16)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子宫肿瘤
子宫附件疾病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诊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用医刊
半月刊
1674-4756
11-5689/R
大16开
郑州市经三路7号
36-23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731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5359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