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传统的利用变分原理求解Schr?dinger方程获得原子激发态波函数的方法是基于HUM理论(Hylleraas-Undheim and MacDonald theorem),在有限的N维Hilbert空间中,通过求解久期方程的高阶根获得激发态的近似波函数。在我们前期的工作中已指出,由于HUM方法的几个内禀缺陷限制,它将导致在相同的函数空间中,由传统变分法得到的激发态波函数的‘质量’远差于足够好的基态波函数。进一步地,为了避免基于HUM方法的变分缺陷,本文提出了新的变分函数,并证明其试探激发态波函数在其本征态处具有局域极小值,因而可以通过变分极小无限制的逼近该本征态。在此基础上,利用广义的Laguerre类型轨道(GLTO)在组态相互作用的框架下,分别编写了基于传统HUM理论和新变分函数的关于求解原子近似波函数的计算程序,并且利用该程序计算了氦原子(He)在1S(e),1P(o)态下相应的基态及激发态近似波函数及对应的能量值和径向平均值,并与已有文献中结果进行比较,计算结果显示了HUM理论的缺陷及新变分函数优越性,并就进一步提高激发态的精度指明了方向。
推荐文章
原子的价壳层激发态波函数和跃迁特性
振子强度
跃迁
中间耦合系数
氦原子高激发态的精确计算
光谱学
氦原子
高激发态
变分法
部分卤素双原子分子激发态的势函数
能量自洽法
势能函数
卤素双原子分子
激发态
Xα交换参数对钠原子激发态能级的影响
交换参数
激发态
主线系
钠原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改进变分法对原子激发态精确波函数的研究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变分法 激发态波函数 变分函数 组态相互作用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原子和分子物理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053104-1-053104-11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498/aps.63.0531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熊庄 东南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2 5 2.0 2.0
5 汪振新 东南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2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变分法
激发态波函数
变分函数
组态相互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