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中心静脉置管对早产儿生理性体重变化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设计了早产儿体重变化临床观察记录表,观察最低体重日龄、最低体重、恢复至出生体重的日龄等;根据是否有中心静脉置管及置管早产儿是否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因素,将早产儿分为外周组、中心组和感染组,对以上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结果 中心组、感染组、外周组的体重上升天数分别为(9.8±6.8)、(9.0±4.6)、(13.4±5.0),中心组和感染组均较外周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心组、感染组、外周组的体重恢复速度分别为(28±29)、(18±9)、(17±7)g/天,中心组体重恢复速度较外周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中心静脉置管能有效促进早产儿的体重增长.
推荐文章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在早产儿中的应用与管理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早产儿
常见并发症
管理
Nomogram预测模型分析早产儿PICC置管并发静脉炎症的风险
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
静脉炎症
列线图模型
中心静脉导管在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应用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早产儿
低出生体重儿
护理
早期早产儿经近心端静脉置入PICC导管的影响因素分析
早产儿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近心端静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联合中心静脉置管对早产儿生理性体重变化的影响
来源期刊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学科
关键词 联合中心静脉置管 早产儿 体重
年,卷(期) 2014,(1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46-1548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17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14.11.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芳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 18 147 7.0 12.0
2 王海娃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 2 0 0.0 0.0
3 李雪群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 3 0 0.0 0.0
4 李文成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 9 6 2.0 2.0
5 龙芳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 10 29 2.0 5.0
6 蔡妙嫦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78)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联合中心静脉置管
早产儿
体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半月刊
1007-1245
44-1417/R
大16开
广州市海珠区江南大道南1066号新城国际公寓4号楼209-210室
46-156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482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6774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