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定量评估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患者右心室壁运动功能。方法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测量26例ARVC患者、24例特发性右室室速(IRVT)患者及28例正常人的右室游离壁各节段心肌应变、应变率、速度及位移,分别记录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St)、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收缩期峰值速度(Vs)及峰值位移(D),比较不同实验组间及不同室壁节段间的差异。结果正常人右室游离壁各节段的Vs、D存在明显的梯度分布,基底部值最大,中间段次之,心尖部最低,St、SrS亦存在类似梯度,但除心尖段St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IRVT及ARVC病人中,Vs、D的梯度分布依然存在。IRVT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右室游离壁各节段St、SrS、Vs、D均无统计学差异。ARVC组各节段St、SrS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ARVC组右室游离壁中间段及心尖段St低于IRVT组。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曲线表明,运用右室游离壁中间段应变值诊断ARVC,当取-23.01%为截断值时,诊断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87.5%,若以中间段应变率-1.27为截断值时,诊断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93.8%。若以右室游离壁中间段应变值鉴别A R V C与I R V T,当取-21.39%为截断值时,诊断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100%。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法应变率检查发现ARVC患者右室游离壁各节段运动减弱,选择合适的截断值,可以为ARVC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推荐文章
9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超声心动图临床分析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痛
超声心动图
室性心动过速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17例临床分析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
心律失常
诊断
治疗
1例酷似急性心肌炎的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发育不良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急性心肌炎
肌钙蛋白
25例射频消融治疗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射频消融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患者右心室壁运动功能评估
来源期刊 医药前沿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斑点追踪 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 特发性右室室性心动过速 右室
年,卷(期) 2014,(23) 所属期刊栏目 【论 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72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41
字数 303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雍永宏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科 82 484 11.0 17.0
2 姚静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科 50 296 8.0 15.0
3 邹建刚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科 99 497 10.0 16.0
4 尹红丽 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心脏科 3 2 1.0 1.0
5 薛社亮 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心脏科 4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斑点追踪
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
特发性右室室性心动过速
右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药前沿
旬刊
2095-1752
13-1405/R
16开
北京市100026信箱45分箱
18-40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602
总下载数(次)
70
总被引数(次)
6756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