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气象常规资料、气象卫星资料对2013年8月16日抚顺地区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水汽图和红外云图特征分析,结果表明:①此次暴雨为弱冷空气与强盛的偏南暖湿气流交绥形成的副高后部暴雨,稳定性降水与对流性降水相互叠加,雨量大、降水时段集中、持续时间长是此次降水的显著特点。②地面辐合线的方向与对流云团的发展方向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暴雨落区与对流云团位置基本一致。③对流云团具有明显的长轴,呈椭圆型,水汽带出现于对流云团的后方,在对流云团的后方有新的对流单体形成并发展成云团,形成云团的后向传播,在抚顺地区形成列车效应。④高空较为平直的纬向环流有利于冷空气自西向东推进,形成波动,促进副高边缘对流云团的发展。
推荐文章
抚顺市“8·16”特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暴雨
强降水
对流云团
辽宁抚顺
江西“2010.6.19”特大暴雨水汽输送过程分析
特大暴雨
水汽输送
整层水汽输送梯度
wRF模式
辽宁抚顺地区“8.16”特大暴雨水汽特征分析
暴雨
水平水汽通量
垂直水汽通量
地面水汽通量散度
滁州"0374"特大暴雨初探
暴雨
环流形势
物理量
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抚顺市“8·16”特大暴雨水汽图及红外云图特征分析
来源期刊 现代农业科技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8·16”暴雨 对流云团 水汽图 辽宁抚顺
年,卷(期) 2014,(24) 所属期刊栏目 农业工程学 -- 农业气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6-228
页数 3页 分类号 P426.62+1
字数 371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多文 22 10 2.0 2.0
2 刘帅 15 10 2.0 2.0
3 沈斌 23 11 2.0 2.0
4 马骁颖 15 10 2.0 2.0
5 吴晓宁 4 14 1.0 3.0
6 高志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8·16”暴雨
对流云团
水汽图
辽宁抚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农业科技
半月刊
1007-5739
34-1278/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
26-41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497
总下载数(次)
131
总被引数(次)
16651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