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河阳花鼓戏,又称“哼哼戏”、“哼曲戏”,是起源于河阳(今河南孟州)的一种地方性稀有剧种,因其唱腔多用“哼”音而得名.河阳花鼓戏风格独特,演唱灵活,表演生动,故事情节通俗易懂,深受到当地民众的喜爱.2006年,河阳花鼓戏被列为“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从作曲、唱腔和题材内容三个方面入手,对河阳花鼓戏的改革、再发展进行研究,以期为河阳花鼓戏今后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河阳花鼓戏再发展研究
来源期刊 黄河之声 学科
关键词 河阳花鼓戏 地方剧种 戏曲艺术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艺术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9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176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牛慧娟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2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河阳花鼓戏
地方剧种
戏曲艺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黄河之声
半月刊
1810-2980
14-1039/J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南菜园右安门西街大观园(北门)东楼二层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446
总下载数(次)
73
总被引数(次)
182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