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诗歌创作上,诗人都不约而同地偏好于象征、隐喻的营造。本文将以李商隐的作品为例来分析象征、隐喻的表现手法,来探索这两种手法的是如何升华成抽象之美,又是如何达到意象的终极审美目标。
推荐文章
试论杜甫诗歌意象生成的特点及其审美价值
杜诗
意象
个性化
密集组合
新奇构造
沉郁顿挫
审美价值
《秦尼巴克》中的审美意象解读
傅查新昌
《秦尼巴克》
意象
根雕独特造型艺术的审美探究
根雕
独特造型
艺术审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意象创设独特审美
来源期刊 大观 学科
关键词 意象 抽象 象征 隐喻
年,卷(期) 2014,(12) 所属期刊栏目 文艺评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4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246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文英 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学院 19 18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意象
抽象
象征
隐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观
月刊
2095-8250
41-1431/J
大16开
河南省开封市
36-20
201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031
总下载数(次)
79
总被引数(次)
33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