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网络的急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公共领域的运作方式及其与公共权力的关系,政府愈加重视网络舆情巨大的动员效应,使网络问政切实可行.然而,由于网络空间具有匿名性、直接性,网民发言不仅自由随意,而且泥沙俱下,加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愈演愈烈.因此,政府亟需重构网络公共领域中的公共理性,以期更好地引导网民理性思维、减少群体极化、增加政府公信力.
推荐文章
媒介融合下网络公共领域的理性缺失
媒介融合
公共领域
理性缺失
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培育公共理性
治理现代化
公共理性
培育
互联网背景下的公共领域结构转型
互联网
公共领域
结构转型
公众舆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公共理性,中国网络公共领域成长的前提
来源期刊 青年科学(教师版) 学科
关键词 公共理性 网络公共领域 网络问政 群体极化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管理纵横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6-237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296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金璐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6)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公共理性
网络公共领域
网络问政
群体极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青年科学(教师版)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52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17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