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抗病毒治疗死亡原因,分析影响因素。方法利用国家抗病毒治疗信息收集系统,收集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2006年---2013年6月期间接受抗病毒治疗后艾滋病死亡病例,并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2013年6月共有46例抗病毒治疗患者死亡,其中主要死亡原因是艾滋病相关疾病,共35例(76.1%),意外死亡7例(15.2%),其他原因4例(8.7%);接受治疗前CD4+细胞计数CD4+细胞最小值为16个/μl,最大值为502个/μl,平均为185.39个/μl;病例接受治疗后,最短治疗期为12天,最长治疗期为53个月,平均治疗时间为17.23个月;病例治疗后最短存活时间为12天,最长存活时间为58个月,平均存活时间为26.04个月。结论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艾滋病相关疾病,早期治疗能降低艾滋病的病死率。
推荐文章
艾滋病母婴阻断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及相关因素分析
艾滋病
孕产妇
抗病毒治疗
依从性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人可控护理因素全视角干预效果观察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依从性
生活质量
全视角干预
南昌市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生存现状
危险因素
比例危险度模型
QQ群平台的应用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人心理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QQ群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焦虑
抑郁
负性心理
生存质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2006--2013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例死亡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学科
关键词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死亡病例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调查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02-2902,2903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50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5.6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亚丽 14 6 1.0 2.0
2 李健 20 34 3.0 5.0
3 张海燕 23 59 5.0 7.0
4 樊于生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7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死亡病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月刊
1004-7484
14-1172/R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11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085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313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