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trial fibril ation , PAF)患者肺静脉电隔离(pulmonary vein isolation, PVI)术前后P波离散度(Pd)、心率变异性、超声心动图等指标的改变,评价PVI术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左心房电、解剖重构的作用。方法以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1月接受PVI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于术前、术后1w、术后3个月分别采集十二导联体表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获取术前术后相关观察指标。结果术后1w、3个月P波最大值(Pmax)与术前比较均减小(<0.05);术后1w、3个月Pd与术前比较显著减小(<0.01)(表1);心率变异性指标院全部窦性心率NN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min相邻NN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NN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术后1w与较术前比较明显下降(<0.05);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0.05)(表2);术后1w左房前后径(LAAPD)、左房左右径(LALRD)、左房上下径(LASID)较术前无明显改变(>0.05);术后3个月较术前减小(<0.05);术后1w左房最大容积(LAVmax)、左房最小容积(LAVmin)、左房收缩前容积(LAVp)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0.05);术后3个月LAVmax、LAVmin、LAVp较术前减小(<0.05);术后1w、术后3个月左房主动排空容积(LAEV)较术前无明显变化(>0.05)(表3)。结论肺静脉隔离(PVI)术可能是通过对肺静脉电位的隔离,消除了阵发性房颤的触发因素使心房非均质性电活动得到改善,其短期的去迷走神经效应使房颤赖以发生和维持的电生理基质丧失从而逆转心房的电重构;阵发性房颤患者在肺静脉隔离术后3个月内左房内径及左房容积均减小,左心房发生了明显的解剖结构逆重构,但其收缩功能在至少3个月内可能不会得到改善。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左心房电重构及解剖重构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医学信息 学科
关键词 阵发性房颤 肺静脉电隔离术 P波离散度 心率变异性 左房内径 左房容积
年,卷(期) 2014,(26) 所属期刊栏目 荫临床医学 --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67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207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亚西 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 52 67 5.0 6.0
2 叶芸 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 12 12 2.0 3.0
3 田水 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 11 9 2.0 3.0
4 巫廷春 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阵发性房颤
肺静脉电隔离术
P波离散度
心率变异性
左房内径
左房容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信息
半月刊
1006-1959
61-1278/R
大16开
西安曲江新区雁翔路3001号旺座曲江G座10705号
52-98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7691
总下载数(次)
86
总被引数(次)
13988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