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甲烷/空气扩散火焰燃烧系统(初始温度25,℃,甲烷/空气流速比2:1)及毛细管取样技术,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热重分析仪(TGA),研究不同火焰高度碳烟颗粒表面官能团及其氧化活性,并分析了表面官能团对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火焰高度的增加,碳烟颗粒表面脂肪族C—H 官能团和含氧官能团(C—OH 和 C=O)的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其氧化特性温度参数和表观活化能则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碳烟颗粒表面官能团对其氧化活性有着直接的影响,表面官能团含量越多,其氧化活性也就越高;碳烟颗粒表面的脂肪族 C—H 官能团含量对其氧化活性的影响起着更为主要的作用,而含氧官能团含量则起着相对次要的作用.
推荐文章
煤燃烧过程中碳、氧官能团演化行为
煤焦
燃烧
XPS
碳氧官能团
碳纤维表面官能团均一化及其表面能
碳纤维表面
官能团
均一化
表面能
基于Py-GC/MS的污泥含碳、氧官能团热解演化过程研究
污泥
热解
含碳官能团
含氧官能团
Py-GC/MS
反应路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甲烷/空气扩散火焰中碳烟表面官能团的演变及其对碳烟氧化活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燃烧科学与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碳烟 甲烷/空气扩散火焰 火焰高度 表面官能团 氧化活性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8-463
页数 6页 分类号 TF055
字数 339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715/rskxjs.R201409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宋崇林 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16 1294 21.0 28.0
2 吕刚 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78 542 13.0 18.0
3 汪晓伟 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7 50 4.0 7.0
4 王明珠 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碳烟
甲烷/空气扩散火焰
火焰高度
表面官能团
氧化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燃烧科学与技术
双月刊
1006-8740
12-1240/TK
大16开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天津大学校内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8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16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