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次贷危机以后,以美联储为首的西方主要国家的中央银行采取极具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大规模热钱涌入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造成了流动性过剩。本文首先通过对1990-2012年的M1、M2、M2/GDP指标及其回归实证分析,得出多年来全球流动性输入、我国外汇管理制度和外汇占款等经济货币条件是造成我国流动性现状的主要原因。然后立足于后危机时代(即2008年至今),通过基于E-G两步法的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对季节修正后的M1同期比值和CPI月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我国流动性状况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最后基于前述模型分析得出的结论,从流动性管理角度尝试给出控制通货膨胀的建议:在国内,短期内以施行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为导向,长期以金融深化促进产业升级为根本战略;在国际上,则需要改变现行的货币体系,解决外部流动性输入。
推荐文章
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协整检验实证分析
中国
货币需求函数
协整分析
产出与通货膨胀实时缺口对中国货币政策的系统性影响
产出缺口
通货膨胀缺口
实时估计
最终估计
损失函数
货币政策规则
货币政策过度反应
系统性偏差
HP滤波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博弈分析
货币政策传导
中央银行
商业银行
监管
中国货币政策区域异质性效应实证研究——基于空间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估计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货币政策
空间异质性
时间序列
优化
动态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货币流动性对通货膨胀影响之实证研究——基于1990-2012年的数据
来源期刊 中国金融学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流动性 M2/GDP 通货膨胀 金融危机 协整检验
年,卷(期) zgjrx_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72
页数 16页 分类号 F82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范为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9 24 3.0 4.0
2 寿莉 19 24 4.0 4.0
3 李景文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流动性
M2/GDP
通货膨胀
金融危机
协整检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金融学
季刊
16开
浙江省杭州市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