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本课题组之前的实验结果提示纳米银具有强有力的杀菌作用,本实验将探讨纳米银的体外生物安全性.方法:将人牙龈成纤维细胞与0.1%、0.5%、1.0%、1.5%和2%的纳米银—PLGA载体共同培养一定的时间,利用MTT法检测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情况,并在骨向诱导培养基条件下分析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情况在不同浓度的纳米银—PLGA组未出现明显减少,各组间也无明显差异.在骨向诱导培养条件下,人牙龈成纤维细胞表现出一定碱性磷酸酶活性,并且该活性未收到各浓度纳米银的影响.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20~40 nm银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具有良好的体外生物安全性.
推荐文章
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研究进展
纳米材料
生物安全性
传播
体外生物测定法在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食品接触材料
安全性评价
体外生物测定法
细胞毒性
遗传毒性
内分泌干扰效应
可降解聚已内酯材料的体外生物学特征:安全性评价
内酯类/毒性
生物降解
生物相容性材料
防逆流纳米Ag-CHA-SiO2抗菌型导尿管体外生物 安全性研究
纳米Ag-CHA-SiO2
导尿管
细胞毒性
抑菌圈
MTT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0~40nm银的体外生物安全性研究
来源期刊 口腔医学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20~40纳米纳米银 人牙龈成纤维细胞 细胞增殖 碱性磷酸酶 生物安全性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0-12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80.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史春 24 69 5.0 7.0
2 尹伟 13 69 5.0 8.0
3 刘玉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20~40纳米纳米银
人牙龈成纤维细胞
细胞增殖
碱性磷酸酶
生物安全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口腔医学研究
月刊
1671-7651
42-1682/R
大16开
武汉市武昌珞瑜路237号
38-119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418
总下载数(次)
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