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近30年来,中国社会学的成长和发展是离不开两个人的,这就是郑杭生先生和陆学艺先生.这两位先生不仅是用自己的学术观点影响社会学界,而且对学科发展的方向、学科的布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中国社会学学术力量的成长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此外,还有一条很重要,就是对中国社会学学科在整个现实社会以及学术界地位的提升,也是做出了重大、不可磨灭的贡献.
推荐文章
如何培养技校生社会责任感
技校生
社会责任感
培养
教师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刍议
教师
社会责任感
培养
浅析当代青年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青年学生
社会责任感
弱化
培养
社会责任感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
历史教学
社会责任感
培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始终保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郑杭生先生的精神遗产与人格风范
来源期刊 社会建设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郑杭生 社会责任感 人格风范 精神遗产 中国社会学 学术观点 学术力量 现实社会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19
页数 2页 分类号 C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忠民 56 15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郑杭生
社会责任感
人格风范
精神遗产
中国社会学
学术观点
学术力量
现实社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社会建设
双月刊
2095-8641
22-1410/C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
201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4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6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