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
郫县是成都市主要的水源地,为解决当地农村散排污水对水源河的污染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河岸缓冲带人工湿地.与常规人工湿地不同,此湿地为依河岸地势而建的非规则形状,设计有单独的溢流孔,主要由处理污水的5级生物塘、缓冲塘与再利用塘构成.通过对河岸缓冲带人工湿地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常规污染指标监测发现,该湿地对污水中氨氮、TP的去除率,在枯水期分别达到99.7%和96%,在丰水期分别达到84%和98%,处理效果较好;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去除率也高达85%以上,处理效果良好.
推荐文章
河岸人工林缓冲带对径流水磷素的截留效果
河岸植被缓冲带
植被配置
磷截留
林龄
河岸人工林缓冲带对径流水磷素的截留效果
河岸植被缓冲带
植被配置
磷截留
林龄
冀北山地河岸缓冲带净水效果研究
河岸缓冲带
植被类型
削减效果
径流污染物
冀北山地
不同密度杨树人工林河岸缓冲带对无机氮的去除效果
杨树人工林缓冲带
林分密度
去除率
铵态氮
硝态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新型河岸缓冲带人工湿地的设计和运行效果分析
来源期刊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关键词 河岸缓冲带人工湿地 设计 运行效果 监测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建筑与土木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1-183
页数 3页 分类号 X522|X70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玫 成都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27 67 4.0 7.0
2 赵伟 2 4 1.0 2.0
3 郭玫君 成都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7)
共引文献  (14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河岸缓冲带人工湿地
设计
运行效果
监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004-5422
51-1216/N
16开
1982-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6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997
相关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