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含磷等农业面源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已成为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河岸植被缓冲带能通过吸收、截留,减少面源污染物进入水体.在平缓坡地上构建适宜的河岸植被缓冲带,研究河岸植被缓冲带对磷的截留效率,为减缓太湖农业面源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太湖河岸人工林缓冲带为研究对象,分析缓冲带在不同宽度(15、30、40 m)、不同林分密度(400、1000、1600株·hm-2)、不同植物组成('南林95'杨Populus×euramericana'Nanlin 95'林、中山杉Taxodium hybrid'Zhongshanshan'林、'南林95'杨-中山杉混交林)以及不同林龄(3、4、5、6 a)方面对径流水中总磷和可溶性磷截留效果的差异,确定适宜的人工林缓冲带结构.[结果]30 m宽的河岸缓冲带可很好地截留径流水中磷素,总磷截留率在30 m处最高,为77.30%,缓冲带对可溶性磷的截留率随宽度增加而提高,截留率在不同宽度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径流水中总磷和可溶性磷截留效果较好的河岸缓冲带的林分密度为1000株·hm-2,截留率分别为84.29% 和93.25%;杨树林缓冲带对径流水中总磷的截留率较高,达82.37%,中山杉林缓冲带对可溶性磷截留率略高于杨树林,不同植物组成缓冲带对可溶性磷的截留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河岸缓冲带对径流水中可溶性磷的截留效果较总磷好;随林龄增加,缓冲带对径流水中磷的截留率呈上升趋势(P<0.01),5年生时截留率最高.[结论]30 m宽的河岸缓冲带基本能满足截污需求,且杨树林缓冲带截留污染物效果较好.缓冲带在林龄较小时截留磷能力较强.
推荐文章
河岸杨树人工林缓冲带对径流水中磷素截留效果的研究
河岸带
杨树人工林
缓冲带宽度
雨水径流
磷素截留
种植密度
太湖流域
不同密度杨树人工林河岸缓冲带对无机氮的去除效果
杨树人工林缓冲带
林分密度
去除率
铵态氮
硝态氮
太湖乔木林河岸植被缓冲带截留氮素效率
生态学
河岸缓冲带
宽度
植物类型
氮素
截留率
沈阳地区河岸植被缓冲带对氮、磷的削减效果研究
河岸缓冲带
植被类型
氮磷污染
削减效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河岸人工林缓冲带对径流水磷素的截留效果
来源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河岸植被缓冲带 植被配置 磷截留 林龄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9-645
页数 7页 分类号 S718.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5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静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37 282 8.0 15.0
2 吴永波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64 1270 19.0 34.0
3 朱颖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7 39 3.0 6.0
4 査晶晶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1 0 0.0 0.0
5 茆安敏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2 1 1.0 1.0
6 李文霞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5)
共引文献  (370)
参考文献  (3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4(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6(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7(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8(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9(2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0(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1(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2(1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3(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4(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5(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河岸植被缓冲带
植被配置
磷截留
林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5-0756
33-1370/S
大16开
198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7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44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