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国新文化运动对'五四'新文学的生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其特点之一就是使新文学一直都将新的意义重构作为自身发展的动力,并由此把自身的生成与发展建立在'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的历史进化链条上,使之获得广阔的生长空间和合理合法的文化审美依据。其文化意义表现出一种鲜明的对现代意识、现代观念和现代价值标准的建构思想。同时,这也是'五四'新文学之所以能够在较短的时期里迅速取代古典文学,占据中国文学的中心位置,开创中国文学发展新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
推荐文章
论不同文学史观如何为新文学正名 ——以《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和《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为例
新文学
文学史观
《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中国新文学研究增殖及其路径选择
新文学研究
增殖
物性
边缘
天道
旧文学
汉语新文学概念及其延展性的学理优势
汉语新文学
学术概念
延展性
沫若情结与新文学浪漫主义的流变
沫若情结
文化心理
功利浪漫主义
艺术文化学
符号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文化视阈中的“五四”新文学——“五四”新文学的文化意义
来源期刊 厦大中文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新文化 “五四”新文学 意义重构 现代性
年,卷(期) xdzwxb_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92
页数 9页 分类号 I206.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健 浙江大学中文系 205 472 11.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文化
“五四”新文学
意义重构
现代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厦大中文学报
年刊
16开
福建省厦门市
201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0
总下载数(次)
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