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颈动脉狭窄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任何针对颈动脉狭窄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颈动脉剥脱术(CEA)以及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都可以减少脑卒中的发病风险.研究证明,CAS切实可行,与CEA相比,具有相同的效果,且降低了治疗风险,已经被患者和临床医师广泛接受.一直以来,国外一些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针对CEA与CAS哪个更有优势,争论激烈却尚未给出一致的结论.近年来,介入治疗中的CAS被广泛研究并用于临床,并被认为是取代CEA的一种有效术式.本文利用一些研究机构的最新数据,旨在总结颈动脉狭窄治疗的相关问题,尤其是对目前进行的CEA和CAS这两种治疗措施的重要试验及其所得出的结论进行回顾和总结,以利于临床并进一步推广CAS的临床应用.
推荐文章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
重度颈动脉狭窄
支架置入术
血管成形术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比较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病人的护理
颈动脉狭窄
术后并发症
支架植入术
护理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致眼缺血性疾病
颈动脉狭窄
眼缺血性疾病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复视
眼胀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临床试验证据讨论颈动脉狭窄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的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学科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危险因素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4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465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7/cma.j.issn.2095-123X.2015.0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耀铭 通辽市医院神经内二科 6 6 1.0 2.0
2 张一鸣 通辽市卫生局科教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颈动脉狭窄
危险因素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双月刊
2095-123X
11-9309/R
16开
北京市
36-378
201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8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