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辐射时间因子,可方便计算辐射得热到辐射负荷的转化过程.在变风量工况下,实测环境室24个时刻的逐时得热和负荷,采用对流辐射分离方法计算24个时刻逐时辐射得热和辐射负荷,整理出相应的传递函数,通过构造系数矩阵,计算得到24项辐射时间因子.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辐射时间因子计算方法合理可行;辐射时间因子第一项值随送风风量降低而减小,前五项值之和大于0.75,对于由ASHRAE软件计算的辐射时间因子,对前五项进行修正,即可用于不同空气循环类型房间辐射负荷的计算.
推荐文章
γ探测死时间与计数修正因子的关系
γ测量
计数损失
死时间
连续测氡方法迭代修正因子的理论计算与实验测定
氡浓度
静电收集
迭代修正因子
连续测氡
无受体条件下校准γ个人剂量计修正因子的实验研究
γ个人剂量计
体模
修正因子
不确定度
冷风渗透风量综合修正系数的比较
冷风渗透
综合修正系数
空调
热负荷计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实验的不同风量下辐射时间因子修正
来源期刊 制冷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辐射得热 辐射负荷 辐射时间因子 修正方法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64
页数 6页 分类号 TU113.3|TU831.2|O211.61
字数 39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5.01.05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晨 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 115 709 12.0 22.0
2 李丽 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 6 22 2.0 4.0
3 陈剑昌 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 3 0 0.0 0.0
4 吕留根 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 4 0 0.0 0.0
5 白天宇 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 5 8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辐射得热
辐射负荷
辐射时间因子
修正方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制冷学报
双月刊
0253-4339
11-2182/TB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阜成路67号银都大厦10层
892101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3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16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