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文章将四苯乙烯基与己氧基苯通过酰胺键连接起来,合成了四苯乙烯酰胺衍生物。主要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荧光光谱仪、热重分析仪、示差扫描量热仪、扫描电镜、热台偏光显微镜等表征手段对该衍生物的光物理性能、热性能、聚集诱导发光性能和自组装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在紫外光激发下发射强烈的蓝色荧光;其热失重温度达到359℃,显示出较高的热稳定性;化合物样品在熔融和冷却过程中均能观察到明显的液晶织构,说明其具有明显的液晶性;化合物分子在不同的溶剂组成中可自组装形成棒状或球状形貌不同的聚集体结构。
推荐文章
新型四苯乙烯衍生物的合成
4-溴二苯甲酮
四苯乙烯衍生物
McMurry偶联反应
合成
新型氰基取代二苯乙烯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光学性质
4-二乙氨基水杨醛
氰基取代二苯乙烯
合成
光学性质
三苯胺衍生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聚集诱导发光
三苯胺
压致变色
爆炸物检测
侧链接有噁二唑的硅氧烷嵌段聚对苯乙烯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聚对苯乙烯撑
硅氧烷
噁二唑
嵌段
Gilch反应
合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能的四苯乙烯酰胺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四苯乙烯酰胺衍生物 聚集诱导发光 液晶性 自组装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4-78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32
字数 351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47/j.cnki.acta.snus.2015.01.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池振国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7 23 2.0 4.0
2 罗妙 湛江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 3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四苯乙烯酰胺衍生物
聚集诱导发光
液晶性
自组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0529-6579
44-1241/N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
46-15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1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557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