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中国文化中,'公''私'观念很早就已出现,并有着多方面的含义。纵观中国古代文化,无论何家何派,大都倾向于扬公抑私。道家虽尚无为自然,但也崇尚'公';墨家以其'兼爱'理念而力倡'公义',反对自私自利;法家以严辨公私、贵公贱私而闻名;早期儒家的公私观,显然包含着二层意思,一是公与私的对立,二是先公而后私,或者说是尊公而贱私——后世儒家于此两点均有发挥。古代哲人大都把公与正面的和肯定性的东西相连,而将私与否定的、负面的东西相系,从而构建了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公为善而私为恶的学术史。公在古代社会一直被捧为美德。中国古代思想家重公而轻私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基于'天道大公'的认识;其次,古代社会'天下为公'的理想,也极大影响了贵公贱私观的形成;再次,圣人公心说为'大公无私'思想奠定了人格范式。在今天,应当辩证地理解中国古代的公私观及其现代价值。
推荐文章
浅议中国古代水利工程观的几个问题
工程观
水利
水害
农业
价值
浅析中国古代石雕艺术
古代石雕
石雕艺术
西方雕塑
中国古代“燕居服”文化研究
古代服饰
燕居服
家居服
服饰文化
浅谈中国古代货币设计原理
古代货币
设计原理
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略论中国古代的公私观
来源期刊 北大中国文化研究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公私观 扬公抑私 天道大公 天下为公 圣人公心说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8-274
页数 17页 分类号 B2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发贵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 103 340 10.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公私观
扬公抑私
天道大公
天下为公
圣人公心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大中国文化研究
年刊
16开
02-2991
201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4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