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学者们对现代汉语双重否定的涵义及界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而,有必要从新的视角――逻辑描写的角度,对此进行重新认识和进一步完善。现代汉语双重否定的逻辑特征为:语言结构中存在“¬(¬p)”或“¬¬p”,不表达否定意义。在将语用因素及惯用表达纳入到双重否定范畴中的基础上,以莱文森三层次意义理论为纲,从语义及语用两个层面上划分双重否定,分出语用双重否定的两个次范畴(类型型及实例型语用双重否定),并同时进一步划分出语义及语用双重否定的次范畴及次次范畴,对双重否定的研究从静态描写逐渐转向动态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莱文森三层次意义理论的汉语双重否定范畴划分
来源期刊 现代语言学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双重否定 范畴 语义双重否定 语用双重否定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8-115
页数 8页 分类号 G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重否定
范畴
语义双重否定
语用双重否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语言学
双月刊
2330-1708
武汉市江夏区汤逊湖北路38号光谷总部空间
出版文献量(篇)
54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