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彻底实现证券无纸化,投资者手中不再持有实物证券,而是通过电子登记账户实现相关的证券权利。股票、公司债券等资本证券无纸化后是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成为了疑问,法律也没有作出相关规定。同时,《证券法》对于无纸化证券权利归属的标志、权利转移的生效要件等都没有明确规定。修订后的《证券法》能否对无纸化证券的善意取得问题作出回应,值得期待。本文通过考察无纸化证券持有模式,明确投资者对电子账户记录享有财产权,肯定了无纸化证券可以发生善意取得,并结合国际公约和国外成功立法经验,对我国无纸化证券善意取得相关制度的完善提出一些建议。
推荐文章
证券法上的民事责任功能研究
证券法
民事责任
功能研究
对《证券法》先行赔付制度改良进路的解析
先行赔付
民事和解
追偿权
激励机制
市场改革视野下的证券法修订之思考
证券法
市场改革
证券市场
论我国物权的善意取得制度
善意取得
占有
动产
不动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确立无纸化证券善意取得制度的立法必要性分析——以我国《证券法》修订为背景
来源期刊 证券法律评论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无纸化证券 证券账户记录 善意取得 《证券法》修订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6-187
页数 12页 分类号 D922.287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茜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7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无纸化证券
证券账户记录
善意取得
《证券法》修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证券法律评论
年刊
16开
北京市
201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6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