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丹霞地貌的研究范围可以拓展到地质、地貌、生物、考古、社会、美学和文学等.建安文学创立"丹霞"名词,《水经注》记录韶石,明朝的伦以谅第一次在丹霞山作诗"丹霞碧汉间".1870年李希霍芬将丹霞山地层命名为"Deck-Sandstein(被砂岩)",1927年冯景兰和朱翙声提出"丹霞层",1938年陈国达提出"丹霞地形".本文提出包括丹霞山在内的南岭山脉经历了新构造运动的8次隆升(乳源石坑崆主峰、黄土与红土分界面、丹霞山5级夷平面和珠江三角洲平原),丹霞盆地形成于中生代,主景区地层产状由东南向西北倾斜,燕山运动形成北东和北西两组节理,新构造运动隆升沿着节理侵蚀崩塌形成丹霞地貌.
推荐文章
丹霞地貌山顶生态效应
丹霞地貌
山顶生态效应
生态型
物种多样性
丹霞地貌造型景观成因初探
龟峰丹霞地貌区
石城丹霞地貌区
造型景观
景观成因
成景要素
丹霞地貌沟谷生态效应
丹霞地貌
沟谷地貌效应
地貌顶级群落
小气候
热带性物种
青海东部丹霞地貌的地质地貌特征分析
红色碎屑岩
丹霞地貌
地质地貌特征
旅游资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拓展丹霞地貌的研究范围
来源期刊 城市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被砂岩 丹霞层 丹霞地貌 南岭8次隆升 丹霞山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
页数 7页 分类号 P942
字数 599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金波 49 361 9.0 18.0
2 刘金科 4 24 3.0 4.0
3 侯荣丰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2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被砂岩
丹霞层
丹霞地貌
南岭8次隆升
丹霞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城市地质
季刊
1007-1903
11-5519/P
16开
北京西四环北路123号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66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78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