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一、绪论殷墟是东方世界最有名的古代遗址之一。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以下简称'史语所')在殷墟开始科学发掘,陆续发现小屯宫殿区、侯家庄王陵区等重要遗址。关于这些发现的意义过去有许多学者发表文章[1],因此本文毋庸赘言。今后的考古学者对于殷墟遗址群应从什么样的角度进行研究?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哪里?目前可以设想几种可能性,笔者认为,其中一个就是对于'陶鬲'的研究。
推荐文章
陕西淳化枣树沟脑遗址出土西周陶鬲的科技分析
枣树沟脑遗址
陶鬲
X射线衍射
青铜器功能与历史变迁——以青铜鬲为例
青铜鬲
炊器
礼器
历史变迁
陶砚的历史发展及其艺术特色
陶瓷砚
历史阶段
形制特征
论商标的诉讼保护——以佛山陶企为例
商标
诉讼保护
佛山陶企
诉讼策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殷墟陶鬲制法考——以历史语言研究所典藏陶鬲为中心
来源期刊 三代考古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遗址 研究 研究所 考古学 殷墟 语言 学者
年,卷(期) sdkg_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6-259
页数 24页 分类号 K878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台南艺术大学艺术史学系 1 0 0.0 0.0
2 丁瑞茂(校) 中研院史语所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遗址
研究
研究所
考古学
殷墟
语言
学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三代考古
年刊
16开
北京市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1
总下载数(次)
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