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刑事判决书证据说理状况的实证研究表明,法官一般仅对控辩双方有争议的证据事项进行说理,没有争议的事项则不会主动说理;法官在证据说理中力求实现“证据——事实”对应,极少展示自己对证据推论的心证过程;法官还经常采取模糊说理的方式,从证据直接跳跃到结论事实,而不说明理由和根据.因此,我国刑事判决书中的证据说理状况可概括为“回应型说理”、“放映型说理”、“模糊型说理”.证据说理的不充分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在提高司法公信力的改革背景下,从保障当事人知情权和救济权的角度出发,判决书中的证据说理也应当进行相应改革.
推荐文章
中美法庭判决书转述引语对比分析
中美法庭判决书
转述引语
对比分析
刑事证据转化为行政证据研究
行政证据
刑事证据
转化
基于法院判决书的中国人口拐卖犯罪空间特征及变化分析
法院判决书
人口拐卖
社会网络分析
空间聚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刑事判决书中证据说理问题的实证分析
来源期刊 法律方法 学科
关键词 证据说理 刑事判决书 实证研究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裁判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9-222
页数 14页 分类号
字数 1170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盛 四川大学法学院 6 42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3)
共引文献  (374)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证据说理
刑事判决书
实证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法律方法
半年刊
32开
济南市经九路胜利大街39号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54
总下载数(次)
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