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文章根据西藏山南地区近30年(1981~2014年)6个有人气象观测站的大风资料,对山南地区的大风日数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运用线性回归方法对大风日数和年代变化进行建模,得出其拟合关系.探讨了大风天气的季节变化特征和年际变化特征,并对山南地区大风天气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论为:①山南地区的大风日数空间分布不均匀,其中位于西部的浪卡子站和和南部的隆子站大风日数最多,平均每年出现52d,而位于沿江一线的站点大风日数偏少,平均每年出现10~20d;②浪卡子和隆子两个代表站的大风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其中冬季和春季是两个站点最容易出现大风天气的时段,而夏、秋两季大风天气较为少见;③两个代表站点的大风日数随着年代的推进均呈现减小趋势,其中隆子站比浪卡子站大风日数减小得更快,减少率分别为1.7d/a和0.8d/a;④西藏山南地区大风天气的成因主要包括:低空急流、温度平流和地形因素.由于山南地区冬、夏两季正处在500hPa天气图上的两支急流之间,动量的下传有利于大风天气的维持,而高纬冷空气和南支槽前的暖湿气流活动频繁,又加强了该区域气压梯度和温度梯度,使风力加大.
推荐文章
对山南地区高中新课程实施的反思
山南地区
高中教学
新课程改革
实施反思
开封市近41年大风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大风
气候特征
天气形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藏山南地区近30年来大风天气特征分析
来源期刊 西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西藏山南地区 大风天气 特征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高原生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32
页数 5页 分类号 P458.123
字数 270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249/j.cnki.54-1034/c.2015.02.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落桑曲加 4 6 2.0 2.0
2 次仁曲宗 12 10 2.0 2.0
3 顿玉多吉 5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4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3)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西藏山南地区
大风天气
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半年刊
1005-5738
54-1034/C
16开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200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