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杜鹃红山茶(Camellia azalea)是我国特有的山茶原生种,仅见于广东省阳春市鹅凰嶂自然保护区内,其树形优美、四季开花,在园林绿化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鉴于当前对杜鹃红山茶光响应曲线模型的适合性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选用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指数模型和指数改进模型对杜鹃红山茶叶片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探讨不同光响应模型对杜鹃红山茶光合特性的适用性,筛选最佳光响应模型。结果表明,杜鹃红山茶叶片光合速率与光强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的拟合效果最佳;对光响应曲线实测值与拟合值比较,发现二次多项式模型的拟合值与实测值相差较大,而其余5种模型的拟合值与实测值较为接近,但只有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的拟合曲线出现光抑制现象;在各拟合曲线的光合参数中,只有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的Pmax、Isat、Ic、Rd值与实测值较吻合,相关系数R2值最大,为0.998;利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出杜鹃红山茶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为5.56μmol·m-2·s-1,饱和光强(Isat)为1327.30μmol·m-2·s-1,光补偿点(Ic)为29.44μmol·m-2·s-1,暗呼吸速率(Rd)为1.909μmol·m-2·s-1,初始量子效率(α)为0.065,光合参数值表明,杜鹃红山茶具有较强的光能利用能力,符合阳生喜光植物的特性,同时又具有一定的耐荫能力,对光照的适应范围较宽。
推荐文章
杜鹃红山茶扦插繁育技术研究
杜鹃红山茶
扦插
繁育
不同施肥处理杜鹃红山茶N、P、K元素的DRIS营养诊断
杜鹃红山茶
诊断施肥综合法
营养成分
生长指标
苗期
杜鹃红山茶研究进展
杜鹃红山茶
生物学特性
繁殖技术
杂交育种
生理生化
浙江红山茶花粉萌发与贮藏特性研究
浙江红山茶
花粉
萌发
贮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杜鹃红山茶的光响应特性及其最适模型筛选
来源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杜鹃红山茶 光响应曲线模型 光合速率 光强
年,卷(期) 2015,(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99-1603
页数 5页 分类号 Q948|X173
字数 48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5.10.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方秋 83 788 17.0 25.0
3 潘文 64 553 13.0 21.0
5 徐斌 30 159 9.0 11.0
11 杨会肖 5 37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2)
共引文献  (666)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204)
二级引证文献  (81)
19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3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4(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5(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6(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7(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8(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9(2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0(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2(1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8)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9(41)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20(3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杜鹃红山茶
光响应曲线模型
光合速率
光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环境学报
月刊
1674-5906
44-1661/X
大16开
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08号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46-27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9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152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