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造就了不少独特气质意像,其词性本身蕴含了深厚的古典人文内涵,具有一定的象征意指。如隐喻气质清雅的“荷口十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的馥雅莲花,借指人事圆缺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皎洁月光,象征故乡的“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的青山……在这众多的古典意象中,“古镜”似乎别具一番风情。不论是“青楼挂明镜,临照不胜悲。白发今如此,人生能几时”中的凄悲伤怀,还是“婵娟本家镜,与妾归君子。每忆并照时,相逢明月里”的期盼感慨:不论是“玉匣聊开镜。轻灰暂拭尘。光如一片水,影照两边人”的雅致温婉,还是“翠剥青铜面,年深入手轻。似收藏美恶,不欲大分明”的俊睿信达,镜子,都被作为具有灵秀通透气质的物件,呈现出独特的文化风格,正如乐黛云指出的:“如果说西方诗学的镜子比喻强调的是逼真、完全、灵动,中国诗学的镜子隐喻是强调空幻、平正、虚静。”而这种诗学象征显然是和中国古镜的审美有着密切联系的。
推荐文章
伯恩斯坦语言符码理论对怒族村落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启示
语言符码理论
怒族村落幼儿园
早期阅读活动
铜镜中的动物世界
铜镜
动物
纹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铜镜·符码隐藏在铜镜中的文化符码
来源期刊 学术评论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符码 铜镜 隐藏 人文内涵 文化风格 气质 象征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3-114
页数 2页 分类号 TS959.7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薇 10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国传统文化
符码
铜镜
隐藏
人文内涵
文化风格
气质
象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学术评论
双月刊
35-1313/C
16开
福州市柳河路18号
34-85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939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222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