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SCI)后损伤段脊髓组织中是否存在赖氨酰氧化酶(LOX)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将70只健康 SD 雌性大鼠分为 A、B、C 三组,A 组为单纯损伤组,B组为氯化钴组,C 组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改良式 Allen 氏打击法制成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A、B 组分别在损伤后1 d、3 d、7 d、14 d 四个时间段分别处死大鼠,取损伤区脊髓组织制成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LOX 在脊髓损伤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 A 组、B 组与 C 相比之差异性,同时分析 A组、B 组不同时间窗的相关性。统计学分析方法,分析 A 组、B 组与 C 相比之差异性,同时分析 A 组、B 组不同时间窗的相关性。实验数据采用 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珋x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及 t 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正常对照组(C 组)相比,单纯脊髓损伤组(A 组)1d LOX 阳性表达明显增加,3 d 表达比1 d略微减少,7d 时达到最高峰,14 d 时明显减少。正常对照组(A 组)与单纯损伤组(B 组)中 LOX 的表达分别为4.96%和41.43%(t =4.602,P =0.006<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氯化钴组(B 组)与单纯损伤组(A 组)LOX 阳性表达曲线基本相同,但阳性表达率却比 A 组升高,为71.30%(t =2.3055, P =0.028<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 d LOX 阳性表达 B 组比 A 组升高(t =5.208,P =0.002<0.05),3 d LOX 阳性表达 B 组比 A 组升高(t =3.142,P =0.021<0.05),7 d LOX 阳性表达 B 组比 A组升高(t =3.007,P =0.028<0.05),14 d LOX 阳性表达 B 组比 A 组升高(t =3.246,P =0.014<0.05),相同时间段间两两比较都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CI 后受损段脊髓细胞出现 LOX 的表达并逐渐开始升高,与继发性 SCI 缺血缺氧密切相关,其表达规律与损伤时间具有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