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管涌的发展是个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针对水流条件和试样颗粒组成两个因素进行了管涌发展的砂槽模型试验研究,观察并分析了2种典型的非均匀水流条件和3种试样颗粒组成下管涌发生发展的过程.试验结果表明,水流发散时,管涌口流量较小,管涌破坏的临界水力梯度大,侵蚀速度慢,侵蚀发生前试样内的水力梯度沿着水流发散方向逐渐减小;反之,水流汇聚时,管涌口流量大,管涌破坏的临界水力梯度小,侵蚀速度快,侵蚀发生前试样内的水力梯度沿着水流汇聚方向逐渐增大.此外,在相同的水流条件下,当试样中的细颗粒越粗时,管涌发生的临界水力梯度越大,管涌通道发展的速度也就越慢.
推荐文章
非均匀砂土管涌侵蚀机理试验研究
非均匀砂土
管涌
渗透系数
涌砂量
堤坝管涌的室内试验与颗粒流细观模拟研究
颗粒流理论
管涌
细观模拟
模型试验
孔隙率转换
非均匀颗粒流应力关系实验研究
非均匀
颗粒流
切应力
管涌与滤层的研究:管涌部分
管涌
滤层
管涌土
临界坡降
级配曲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均匀流与颗粒组成对管涌影响的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管涌 模型试验 非均匀流 颗粒组成 水头分布 侵蚀速率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水利与土木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31
页数 8页 分类号 TV223.4
字数 57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5961/j.jsuese.2015.06.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建生 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180 2167 23.0 34.0
5 王霜 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8 22 3.0 4.0
9 苌坡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2)
共引文献  (104)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管涌
模型试验
非均匀流
颗粒组成
水头分布
侵蚀速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程科学与技术
双月刊
1009-3087
51-1773/TB
大16开
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62-55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21
总下载数(次)
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