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采用模糊等价聚类、模糊C-均值聚类法对伶仃洋河口175个沉积物样本做了聚类分析,讨论了两种方法对于沉积物聚类的适用性和各类沉积物在伶仃洋河口的分布区域,结果表明:对沉积物的聚类分析模糊C-均值聚类法较模糊等价聚类法更为适用,聚类结果表明:第一类沉积物主要分布与内伶仃岛北侧、东侧以及向大濠延伸的区域,其余研究区域有少量分布。第二类沉积物分布区域最为广泛,主要分布于虎门口外到内伶仃岛的整个偏东区域、内伶仃岛东南方以及淇澳岛南侧,且以黏土质粉砂为主。第三类沉积物主要分布在洪奇门、横门口外东南侧,粒径较粗以砂为主,第四类沉积物较少,各个区域有少量分布。
推荐文章
伶仃洋表层沉积物特征及其泥沙运移趋势
沉积特征
粒度参数
泥沙输运
运移趋势
珠江河口
伶仃洋
GSTA模型
珠江口伶仃洋海底沉积
海底沉积
特征分析
伶仃洋
伶仃洋西岸浅滩建港条件分析
弱流少沙
建港条件
挖槽
回淤
伶仃洋西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对伶仃洋表层沉积物的聚类分析
来源期刊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伶仃洋 模糊等价聚类 模糊C-均值聚类 沉积物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84
页数 7页 分类号 P736.2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鼎豪 中山大学近岸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 3 3 1.0 1.0
2 高亚洲 中山大学近岸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伶仃洋
模糊等价聚类
模糊C-均值聚类
沉积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季刊
广州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研究院
出版文献量(篇)
1277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