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自80年代以来,AVO 属性技术逐渐成为一种有效的储层预测和烃类检测技术,但是在实际应用中,AVO 的复杂性、多解性也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叠前 CRP 道集,各偏移距传播路径是不同的,远近道频率也是不同,频率差异与地层耦合会产生一种调谐 AVO 现象。这里基于波动的叠加和干涉原理,推导了薄层的振幅响应公式,提出了调谐频率的计算公式。通过正演模型分析了调谐 AVO 的特征:①当地层的调谐频率高于地震资料频率时,近道调谐作用大于远道,表现为 IV 类异常;②当地层的调谐频率低于地震资料频率时,近道调谐作用小于远道,表现为 III 类异常;③当地层的调谐频率位于地震资料频率区间时,AVO 特征表现为“V”特征。调谐AVO 存在的基础为薄层加变化的子波频率,最后结合乐东 X1目标实际例子,探索了调谐 AVO的识别方法。
推荐文章
薄互层调谐效应对AVO的影响
薄互层
调谐效应
地质模型
地震模拟
角道集
薄层厚度
AVO分析
针对浅层气的一种改进的AVO识别方法
浅层气
AVO
技术
烃类检测
大庆长垣
AVO交绘图应用分析
地震波
AVO
动校正
储集层
应用
应用反演谱分解去除调谐效应的分频AVO技术
薄层
调谐效应
陷频
反演谱分解
分频AVO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调谐 AVO 的存在条件及其识别
来源期刊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调谐效应 AVO分析 薄互层 调谐频率 调谐厚度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地震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68-772
页数 5页 分类号 P631.4
字数 272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749.2015.06.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家雄 31 132 7.0 10.0
2 陈殿远 14 72 5.0 8.0
3 刘仕友 12 15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调谐效应
AVO分析
薄互层
调谐频率
调谐厚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双月刊
1001-1749
51-1242/P
大16开
成都理工大学内
62-35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5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50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