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心外膜脂肪组织(EAT)体积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血栓形成前状态的关系.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住院行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90例,记录基线资料及伴发疾病,测定红细胞比积、血小板平均体积、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状态指标,并进行CHA2DS2-VASc评分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同时测量总EAT体积(EAT-total)及左房周EAT体积(EAT-LA).统计分析EAT-total、EAT-LA与血凝状态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根据CHA2DS2-VASc评分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高危组和中低危组,比较两组间各指标间的差异,并分析EAT-total、EAT-LA与CHA2DS2-VASc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 高危组EAT-total为(111.1±34.2) cm3,EAT-LA为(29.3±7.7)cm3;中低危组EAT-total为(92.8±33.9)cm3,EAT-LA为(24.0±9.2)cm3,EAT-total和EAT-LA在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EAT-total和EAT-LA与CHA2DS2-VASc评分间呈正相关.进一步分析提示EAT-total和EAT-LA与D-二聚体和FIB正相关,多因素分析示两者与D-二聚体和FIB水平均存在独立联系.结论 房颤患者EAT可能参与了房颤时血栓前状态的形成,其体积大小可能是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独立风险预报因子.
推荐文章
心房颤动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与血栓栓塞事件的相关性分析
心血管病学
心房颤动
心外膜脂肪组织
血栓栓塞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房直径影响因素分析
心房颤动
左房直径
影响因素
回归分析
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结构重塑特征分析的多中心研究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心房颤动
心房纤维化
心房重塑
胶原蛋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与血栓前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房颤动 心外膜脂肪组织 血栓前状态 心房颤动危险评分
年,卷(期) 2015,(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2-316
页数 5页 分类号 R541.7+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333/j.cnki.cjcpe.2015.04.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单兆亮 111 285 8.0 10.0
2 郭红阳 28 61 5.0 6.0
3 时向民 95 225 7.0 9.0
4 王玉堂 137 501 9.0 15.0
5 国建萍 30 84 6.0 7.0
6 林琨 34 79 6.0 7.0
7 官媛 8 27 4.0 5.0
8 刘赛哲 5 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血管病学
心房颤动
心外膜脂肪组织
血栓前状态
心房颤动危险评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双月刊
1007-2659
42-1421/R
大16开
武汉市武昌区张之洞路9号
38-145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08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04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