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抗生素杂志       
摘要:
目的 研究普那霉素产生菌株选育的分子育种方法,提高普那霉素的产量.方法 对来自6种始旋链霉菌基因组重排菌株的spy1调控基因,进行DNA改组研究,然后筛选阳性接合子进行发酵,HPLC法测定普那霉素两组分的产量变化.结果 建立了普那霉素生物合成调控基因spy1的改组基因库,筛选出71个spy1改组接合子.接合子的普那霉素Ⅰ产量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最高产量为出发菌株7.5倍,达60mg/L;普那霉素Ⅱ产量则没有显著变化.结论 利用DNA改组技术进行调控基因的分子进化可以有效提高抗生素的产量,为普那霉素分子育种研究中的首次尝试.
推荐文章
普那霉素产生菌的推理选育
普那霉素
始旋链霉菌
推理选育
普那霉素产生菌的原生质体诱变育种
普那霉素
原生质体
诱变
筛选
普那霉素ⅠA纯化工艺研究
普那霉素
反相硅胶
分离纯化
普那霉素发酵与吸附分离耦合过程动力学
始旋链霉菌
普那霉素
大孔吸附树脂
发酵与分离耦合
动力学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spy1的DNA改组提高普那霉素的产量
来源期刊 中国抗生素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始旋链霉菌 普那霉素生物合成 DNA改组 spy1基因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遗传育种与生物合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8-182,191
页数 6页 分类号 R978.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金庆超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1 4 1.0 1.0
2 沈娜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1 4 1.0 1.0
3 杨郁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1 4 1.0 1.0
4 金志华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始旋链霉菌
普那霉素生物合成
DNA改组
spy1基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抗生素杂志
月刊
1001-8689
51-1126/R
大16开
1976-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5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27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