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近端瘤颈及瘤体形态对腔内修复(EVAR)术近端Ⅰ型内漏发生的影响.方法 收集在我院行EVAR术的肾下型腹主动脉瘤病人11 6例的术前CT动脉造影(CTA)资料,应用影像处理软件对其进行三维重建及相关指标的测量,分析近端瘤颈及瘤体形态与近端Ⅰ型内漏发生的关系.结果 有1 5例病人术中出现近端Ⅰ型内漏,经综合处理后仅1例术后仍残留少量内漏.近端瘤颈长度(t=2.532,P<0.05)、瘤颈成角(t=2.086,P<0.05)及瘤体直径(t=4.254,P<0.001)、瘤体长度(t=4.286,P<0.001)均与近端Ⅰ型内漏的发生相关,但以上因素均不能单独准确预测近端Ⅰ型内漏的发生.结论 术前对腹主动脉瘤形态进行精确测量及评估,术中积极处理,是防治近端Ⅰ型内漏的关键.
推荐文章
多种介入技术联合腔内修复术治疗复杂瘤颈腹主动脉瘤临床研究
复杂瘤颈
腹主动脉瘤
腔内修复术
介入技术
内漏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Ⅱ型内漏的临床分析
主动脉瘤,腹
血管成形术
内漏
腔内修复治疗腹主动脉瘤20例临床分析
血管外科
血管腔内修复
腹主动脉瘤
回顾性分析
临床疗效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瘤腔大小改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
瘤腔直径
收缩
血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腹主动脉瘤近端瘤颈及瘤体形态对腔内修复术即时近端工型内漏的影响
来源期刊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主动脉瘤,腹 血管成形术 内漏 主动脉造影术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3-535,53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54.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361/j.qdyxy.201505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豪夫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55 135 7.0 8.0
2 李君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25 39 3.0 5.0
3 祝金童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2 0 0.0 0.0
4 荆冲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主动脉瘤,腹
血管成形术
内漏
主动脉造影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2-4488
37-1356/R
大16开
青岛市登州路38号
24-126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6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85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