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建立了航空拖曳诱饵系统的物理数学模型,并对诱饵释放过程中,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应用集中质量法,将柔性拖曳缆绳离散为一系列由阻尼弹簧连接的节点,建立了缆绳的动态模型;对诱饵进行受力分析,建立了诱饵的六自由度模型;提出了缆绳与诱饵的耦合条件,以使模型更加完整.对诱饵释放过程中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给出并分析了缆绳的形状、张力和诱饵的姿态角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载机飞行马赫数越大,缆绳下沉量越小,因此,应控制释放过程中载机最大飞行速度,以避免缆绳进入载机的高温尾喷流区.为避免出现“鱼钩”现象,应尽量减小诱饵的释放初速度与载机空速方向的夹角.按梯形速度释放诱饵时,缆绳中拉力的最大值比匀速释放诱饵时要小,且诱饵的俯仰角变化没有匀速释放时剧烈,因此建议以梯形速度释放诱饵.
推荐文章
辅助天线对抗拖曳式雷达诱饵方法
极化正交
拖曳式雷达诱饵
辅助天线
对消
反机载拖曳式诱饵干扰的作战研究
机载拖曳式诱饵
击毁概率
圆锥模糊区
机载拖曳式雷达有源诱饵作战效能研究
机载拖曳式雷达有源诱饵
两点源干扰
三角态势
脱靶距离
战术措施
戈壁沙尘释放过程与机理研究进展
戈壁
沙尘
过程与机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航空拖曳诱饵的释放过程研究
来源期刊 飞机设计 学科 航空航天
关键词 拖曳式诱饵 缆绳 释放 集中质量法 动态模型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
页数 5页 分类号 V212.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东立 66 359 11.0 15.0
2 林鹏 3 21 2.0 3.0
3 刘亚枫 2 11 1.0 2.0
4 杨穆清 9 1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拖曳式诱饵
缆绳
释放
集中质量法
动态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飞机设计
双月刊
1673-4599
21-1339/V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81
总下载数(次)
5
论文1v1指导